刷到这盆养了七年的多肉,我这养花十年的手都跟着颤了颤——太有感触了!
咱养花人最懂,能把一盆植物从巴掌大养到"成精",那得多少心思和岁月堆出来啊。
照片里这盆看着像九尾狐的多肉,毛茸茸的枝条垂下来,最长的都快有一人高了,风一吹轻轻摇晃,真像狐狸甩尾巴。
听说是猴尾柱,学名挺有意思,可咱老百姓看它,可不就像传说里的小仙兽嘛!
更妙的是中间还摆了个小狐狸玩具,孙女的小调皮倒成了神来之笔,把"九尾"的意境衬得更足了。
偶尔还会冒出几簇小红花,像狐狸尾巴尖点了胭脂,哪是多肉啊,分明是把自然里的灵气养进家了。
现在养多肉的人多,但能坚持七年的少。
我记得前几年多肉火的时候,好多人跟风买,结果夏天一晒蔫了,冬天一冻死了,没俩月就扔了。
可这盆不一样,七年里得跟着季节挪位置,夏天怕晒冬天怕冻,浇水得看叶子状态,施肥得抠着量,哪一步没跟上都长不出这股子"仙劲儿"。
就像养孩子似的,不是靠猛灌猛喂,是得顺着它的性子,慢慢陪着长。
我家也有盆养了三年的多肉,虽然没这么大,但每次给它换盆时,看着根须一点点填满花盆,就觉得特别踏实。
这种"时间养出来的东西",和买新花的新鲜劲儿完全不一样——它记得你每年春天给它换土的温度,记得梅雨季你搬它进屋的次数,连孙女往盆里塞玩具的小印记都留着,这不就是日子的痕迹吗?
邻居说它"快成精了",我倒觉得,这"精"是人气儿养出来的。
现在大家家里都不缺绿植,但能养出感情的少。
这盆多肉最动人的,不是它有多高多漂亮,是七年里主人没嫌它长得慢,没嫌它占地方,就这么耐心陪着。
等哪天孙女长大了,指着这盆"老多肉"说"这是我小时候摆的小狐狸",那故事可比花本身更珍贵。
养花嘛,养的是个陪伴。
看这盆养了七年的"九尾狐",突然就想起院里张大爷养了十年的绿萝,王婶儿养了八年的茉莉——咱们这些"老宝贝",哪是植物啊,都是日子里的小证人。
你家有养了多年的"成精"植物吗?
晒出来聊聊,准保能碰出一堆故事。